情牵百越寻文脉 墨染千峰觅艺痕——人文与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赴广西富川开展考察课程实践

发布时间:2025-03-31浏览次数:101

当灵动画笔触碰到古老青石板,设计思维与千年历史文脉激烈碰撞,人文与艺术学院2022级产品设计视觉传达专业的师生们,以广袤大地为画卷,将文化基因当作浓墨,开启了一场跨越千里的艺术修行。

2025年3月23日至3月30日,在学院副书记李荣、教务处副处长刘众一的带领下,由专业教师陈奕静、骆磊、傅士凡,以及辅导员张玮笑组成的教学团队,带着68名学生踏上了为期八天的文化寻根之旅,成功搭建起课堂与田野间的桥梁。考察期间,师生们的足迹遍布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、湖南博物院、湖南美术馆、桂林博物馆,以及象鼻山、日月双塔、兴坪古镇、黄姚古镇、秀水状元村、上甘棠、曹川非遗馆、岔山、福溪、深坡、古明城等多地。这次教学实践课程,巧妙融合了红色教育、文化传承和自然人文考察,让学生们在行走过程中感悟历史,汲取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。

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合影1

在长沙,师生们依次参观了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、湖南博物院和湖南美术馆。历史馆内,珍贵史料与实物展品生动展现了长沙党组织的奋斗历程,同学们深刻感悟到红色精神,家国情怀也被进一步激发。湖南博物院里,青铜器与马王堆汉墓文物彰显着古代工艺的精妙绝伦,而美术馆中的现当代艺术作品,则启发了师生们对于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深入思考。

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合影2

辗转到桂林后,师生们领略了象鼻山独特的喀斯特地貌、日月双塔的迷人夜景,还有兴坪古镇的漓江渔火,切实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完美交融。黄姚古镇、秀水状元村的青砖黛瓦,静静诉说着桂北文脉的代代传承;曹川非遗馆、岔山瑶族村落的非遗技艺,让同学们深度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。这次考察极大地拓宽了学生们的艺术视野,也为专业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。

桂林博物馆合影

此次考察将课堂延伸到了田野间,学生们通过实地记录、素材采集和小组研讨,艺术视野得以拓宽,创造力被充分激发,为专业创作积累了大量素材,对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之间的关系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。图文/傅士凡 责任编辑/方捷 审核/张贞梅)